开学季,本该是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时刻,但对于一些不法分子而言,这却成了他们“狩猎”的最佳时机。随着学生返校、新生入学,各种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网络骗局也进入了高发期。我们的网警,就如同隐形的守护者,正在网络世界里,为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。
那么,这个“开学季”,骗子们究竟有哪些新花样?网警们又是如何见招拆招的?
第一类:冒充老师、熟人诈骗
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得手的骗局。骗子们会想方设法潜入班级家长群,盗用老师的头像和昵称。接着,他们会发布紧急通知,要求家长立即缴纳各种费用,比如学杂费、资料费,甚至是一些子虚乌有的“培训费”。由于信息发布得非常突然,且语气急迫,很多家长在慌乱中来不及核实,就直接转账了。
另一种更具迷惑性的,是冒充孩子或老师,声称孩子在外生病、出事故,急需用钱。这利用了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担忧,一旦家长心乱,就很容易掉入陷阱。
网警支招: 遇到任何需要转账的通知,无论对方是谁,都要通过电话、视频等多种方式与老师或孩子本人进行核实。任何要求向私人账户转账的行为,都要保持警惕。
第二类:网络兼职、游戏诈骗
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,“轻松赚大钱”的诱惑力是巨大的。骗子们往往会通过虚假广告或私聊,以“刷单返利”、“游戏代练”、“低价充值”为诱饵,吸引学生上钩。他们会先给一些小甜头,让学生尝到“甜头”,再以各种理由要求学生垫付大额资金,最终卷款跑路。
此外,还有一些以“高价收购游戏账号”为名,骗取学生账号信息,甚至盗取账号内财产的骗局。
网警支招: 天上不会掉馅饼,所有需要先垫付资金的兼职都是诈骗。进行游戏交易时,务
必通过官方认证的平台,拒绝私下交易。
第三类:校园贷、助学金诈骗
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助学贷款或奖学金发放人员,利用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不熟悉,谎称需要先交纳“手续费”、“保证金”才能办理贷款或领取助学金。而所谓的“校园贷”,更是将学生引向深渊的陷阱。
网警支招: 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流程不收取任何费用。任何声称需要先转账才能获得资助的行为,都是诈骗。同时,要坚决抵制非法校园贷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征信。
在这些骗局背后,是网警们日以继夜的努力。他们不仅在后台监测、预警,还走进校园,通过讲座、短视频、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,将反诈知识送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身边。他们的工作,就是为了让每一个新学期都能安全、顺利地开始。
开学季,是成长,也是挑战。除了网警的守护,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警惕,不轻信、不转账,让骗子无机可乘